英,古译为花;雄,想当然就是雄性的。英雄,亦可解释为雄性的花,所以一说到英雄总想到男的,而女英雄就要在前面加“巾帼”两个字,以免被人批曰雌雄不算。后来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意思,我也不得而知,大概是有人怕世上雄性的花太多,未免有人看到花就大叫“英雄”,以至阴阳不协调,就把它改了吧。 项羽,的确不失为一位英雄。从告别江东父老伊始,他无不展露雄性所具的阳刚之气,成为霸王。可叹其头脑甚为简单,其英雄之处在于四面楚歌时,仍处变不惊,与其对唱,唱出一曲《垓下歌》,然后又打了什么鸡鸣山小战,九里山大战,而项羽在自刎后没倒下是因为突然变聪明了———老子千辛万苦杀出埋伏,为何不渡过乌江啊!只不过一般人死后是死不瞑目,而他则是宁死不倒,大有“我不怕死”之勇武。 这使我想到卢梭在《新爱洛伊丝》中描写人面对死无奈,里面写道:谁要是面对死亡而无所畏惧,他便是撒谎。我想,完了。这年头,谁都在喊“我不怕死”,原来都在撒谎,最后刀架在脖子上就真变成了“怕死我了”。由此可见,项羽宁死不倒还因为他在自杀时闪过一念头———怕死我了,而使身体僵硬,动弹不得,杵在那里。 项羽之后,柳永和邓剡虽没有西楚霸王英雄,但还算得上英雄。柳永是从古义上解释英雄才称得上英雄。据说他以描写歌妓生活见长,其实说白了就是女人堆里的英雄,不过他的诗词传诵颇为广泛,达到了“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”的地步,其诗词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,足见“青楼”在古代地位之显要。 正因为如此,许多人慕楼而来,背诵他的诗词。以便在男女双方交谈时,男方诗兴大发:“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”其英雄面貌可见一斑。 再说到那邓剡英雄,抗元将领,不过兵败,虽似项羽,但邓中甫没有自刎,而是一头栽入海中,想到“怕死我了”之后,又拼命挣扎,幸被救起。这时项羽定会在地府拍案而起:“老子忒笨啊,怎么会割破自己的脖子,悔之晚矣” 邓剡参加抗元军队是有渊源的。他曾在《唐多令》中说道:“寂寞古豪华,乌衣日又斜”。元兵肯定毁了他的豪宅,使他恼羞成怒而抗元。后来,认识到敌众我寡,为保住性命,决定“与南来无数雁,和明月,宿芦花。”在被元兵杀得无路可逃时,只好投海自尽。这一招曾国藩在打太平军时已用得淋漓尽致。这三位英雄,除柳永外,其他两个都不太聪明。项羽头脑简单不必多说,邓剡怕要不服,好歹我也写了一首《唐多令》。可他不识大局,当时宋朝气数已尽,除他不可教化外,很多人都认识得透彻,成为顺民,适应了元朝,正顺应了一句“适者生存”。 以上乱侃一通,不着边际,其实,天下英雄君莫谈,只怕损了英雄名。也许只有那些超脱尘寰大抵已结果的雄性花才能阔谈英雄事。只是我等开不了花的“草包”,在锦衣玉食之余,看到有人在大谈英雄也禁不了嘴,信口而论难免被英雄们所笑话。
|